游客
题文

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交流】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1)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2)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期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文化交流】
材料三

(4)图片一中的人物主要出使哪个国家?图片二中的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
【政治交往】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5)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就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汉与欧洲的往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他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1)材料中描述的皇帝分别是谁?他们的统治分别称为什么?
(2)材料一皇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一皇帝特别重用贤才和善于纳谏,请举出当时的三位名臣。
(4)材料二皇帝大力提倡科举,请举出她完善科举的两项措施。

阅读材料: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材料中“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制度?他在哪个朝代产生的?
2、概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3、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的看法,并就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材料二: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是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请回答:
(1)分析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异同点?
(3)从德国、日本、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哪些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请回答: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⑵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⑶“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⑷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⑸“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文化运动开始于何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思想理论界有什么积极意义?
(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