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依据材料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3)材料三中的喜人变化归功于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我国从此走上了什么的正确道路?
(4)依据材料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文艺复兴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开展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倡导倡导个性、崇尚个性,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材料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统治者制定的?
(2)材料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它把奴隶当作什么?
(3)材料二中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哪个国家?怎样看待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4)文艺复兴先驱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探究创新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1)图①是“比较平静的革命”开始标志,这个工作机叫什么?这次革命率先从哪个国家的哪个行业开始的?
(2)图③是图②研制出的动力机械,你知道图②是谁吗?图③叫什么?这项新发明带动了哪些生产行业的革新?(答1点即可)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请举出三例在本届博览会上属于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机器产品)。你同意“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4)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你能再说两条影响吗?
纵观世界近代史,在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过程中,革命和改革是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 一做到了。”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1)材料一图片内容分别标志着哪两个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
(2)材料二反映的俄国哪一次改革?
(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的措施。(答1点即可)
(4)材料二、三所涉及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改革给这两个国家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四人前来应聘。
(1)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只填序号)
A:《法制在线》 B:《关爱民生》 C:《人与自然》 D:《和平使者》
墨子:孟子:
庄子:韩非子:
步骤二: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生活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卫生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2)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家学说。
生活委员:
卫生委员:
班长: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在我们这半个学期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人与人的和谐: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 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 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 请你从儒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