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政治主张或口号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①  ②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家在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请打(√),不可能的打(×)
①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②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
③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④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3)中国梦,就是中华儿女的强国梦。请你谈谈作为青年人应如何实现中国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材料三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此密电发出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2)据材料二,蒋介石顽固推行什么政策?你有何认识?
(3)据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实行的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在卢沟桥作战中,29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後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请问: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1)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是()
A.炸毁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B.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C.卢沟桥有中国军队守卫 D.日军火车在此被炸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3)卢沟桥所处的位置对中国方面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4)卢沟桥所处的位置对日本侵略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5)卢沟桥事变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请欣赏《长征组歌》——《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英明领袖来掌舵”反映了遵义会议的成果是:()

A.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B.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C.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

(2)你认为“全党全军齐欢庆”的理由是什么?

朗读下列毛泽东《长征》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诗中提到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地点?在这些地方又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又有何意义与影响?
(3)诗中的“三军”是指()

A.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