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一壶香万里,文心一脉续千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酒与绍兴山水
(1)糯米和水酿,黄酒美名扬。请结合材料一分析绍兴黄酒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材料二:酒与绍兴名人
时代 |
越地名人 |
名人酒事 |
名人事迹 |
春秋 |
勾践 |
投醪劳军破昊国 |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昭雪亡国之耻. |
东晋 |
曲水流觞写《兰亭》 |
创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
贺知章 |
金龟换酒会李白 |
创作《回乡俩书》,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
|
近现代 |
鲁迅 |
漏船载酒泛中流 |
(2)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填空。
材料三:酒与绍兴发展
"老绍兴,醉江南"。绍兴人一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满月酒"寿酒""上梁酒"开业酒扎…"酒成为绍兴的文化符号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重建绍兴水城",保护水质,提升黄酒品质;通过举办黄酒节、筹建黄酒文化园等举措,发展黄酒产业,彰显绍兴酒文化的特色。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市采取上述举措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资源 环境 发展”办一期墙报,以此号召大家爱护地球家园。请你与他们一起准备相关资料。
主题一:“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源开发”。
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资源开发
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①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
资源 |
煤炭 |
②、石油 |
原子能(核能) |
主题二:“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机燃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主题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材料二 :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下列是1992—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部分主题: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10年: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么?
2014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摘编自百度网
(1)请你围绕主题一,对应上表中写出相关内容。
①②
(2)请你围绕主题二,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请你围绕主题三,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设立“世界环境日”的原因。(2分)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世界环境日”主题的特点。
(4)结合上述主题内容,请你为本期墙报设计一句“寄语”。
20世纪上半期,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追溯历史】
阅读下表判断
战争 |
交战双方 |
战争原因 |
影响 |
第一次大战 |
同盟国与协约国 |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双方展开了争夺势力范围与世界霸权的斗争 |
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新局面。 |
第二次大战 |
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 |
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
给世界造成了极大的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
以下表述,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选择A,如果违背上表所表达的信息,请选择B,如果是上表内容未提及的,请选择C。
(1)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 )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3)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
(4)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轴心国的失败告终。 ( )
【反思战争】
反思历史与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来到波兰,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被纳粹德国杀害的近40万死难者默哀,这一举动成为战后德国与东欧诸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 据日本NHK电视台12月26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上午参拜了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安倍公然拜鬼的丑恶行径,遭到了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引起了东亚国际关系的再度紧张。
材料三:新华网东京2015年3月9日电(记者刘秀玲 冯武勇)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对德日意义重大。默克尔说,战争是德国的沉痛记忆,德国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对德国和日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一年。
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6)结合材料一、二、三比较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存在什么不同?
(7)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8)目前影响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有哪些?说出三例。
(9)当前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10)面对当今的中日的关系,请你结合当前的局势,给安倍说一句话
思考与探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在这场战争结束70周年之际,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对于世界各国人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人说,这场战争以勾心斗角开头,以团结协作结束。请举出一件战争爆发前夕,最能体现西方大国勾心斗角的事件,并简要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恶劣影响。
(2)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最终走向联合的标志是什么?请举一例证明反法西斯国家联合打败了法西斯这一观点。
(3)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中华民族也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4)日本是二战中三大法西斯轴心国之一。有人说日本在近代的崛起,源于明治维新这场改革,而日本在二战中的衰落也源于明治维新。请分析一下这一说法是否合理。
(5)德国也是二战中的三大法西斯轴心国之一,可是在二战结束后,德国与日本在反省战争方面却与日本截然不同:德国前总理在访问波兰时向二战期间被德国法西斯屠杀的犹太人下跪道歉,德国也因些而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原谅,今天德国成为欧盟大家庭的核心成员之一;而日本领导人却多次公开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感。这一历史现象给你怎样的启示?
图说历史
上述三幅图片分别是美国的三位总统。他们三人都是在美国面临危机时就任总统的。结合你所学的美国历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片一中的总统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图二中的总统就任时美国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他是如何化解这一危机的?这一危机的化解与图三中的人物当选美国总统有无内在联系?若有,请指出来。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关键是发展经济;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是邓小平在党的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哪一指导思想?
(2)材料二中提到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一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照“认清国情,科学决策”这一决策程序,党中央在制定这一基本路线时,考虑的我国基本国情是什么?
(3)材料二是邓小平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表的讲话?这些讲话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