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军事。母丧除,召致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敕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乡兵自守 结:聚合 B.乃留愈幕府军事赞:辅佐
C.吏鼎白:禀告 D.鼎欲官吏利弊稽:惩治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B.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D.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2)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断句。
四 方 之 士 千 余 人 皆 来 会 葬 同 志 者 乃 共 刻 石 立 碑 蔡 臱 邕 为 其 文 既 而 谓 涿 郡 卢 植 曰 吾 为 碑 铭 多 矣 皆 有 德 唯 郭 有 道 无 愧 色 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臱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
(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太常赵典举有道辟:征召。
C..不违亲,贞不绝俗隐:躲藏。
D.后遭母,有至孝称。忧:疾病。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 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太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博通群书,名闻京师。
B.郭太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D.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来夸奖人。

文言文阅读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知城事摄:代理
B.昭率老幼城,敌攻之力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其营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之,杀获甚众乘:追逐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
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④妻子不可为贼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⑥昭跃马从缺城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翻译下列句子。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分)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