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 相 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全词不着“雨”字,却是通篇写雨,请分析词人如何写雨。
(2)请分析“空阶滴到明” “空”字的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指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清代王士祯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诗歌以“枫叶落纷纷”为结句有何妙处?(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王质①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②。
注:①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徙兴国(今湖北阳新)。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交,深见器重。
②草堂翁:“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避难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前后居住长达三年之久,故以“草堂翁”命名。他游成都武侯庙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吊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开篇“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虽然诸葛亮北伐“万事成空”,作者却盛赞《出师表》“气冲斗牛”,这样写表达出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答:

阅读唐诗,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注释:
①结宇:造房子。
②莲花:亦指《莲花经》。
简析义公禅房周围的环境特点?
诗歌末尾两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放言之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拈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拈龟与祝著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颔联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是如何说明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