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
|
|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 甲 (俭朴/简朴),但是 。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 乙 (消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___________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 的去处……
|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 ,招致 的钦羡使人 丙 (难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
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A.绿草如荫 | B.槛(jiàn)外山光 | C.芦蒿 | D.应和(hé) |
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俭朴消磨 难免 | B.俭朴消耗 不免 |
C.简朴消磨 不免 | D.简朴消耗 难免 |
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尘不染 | B.流连忘返 | C.如雷贯耳 | D.莘莘学子 |
在文中第一段末句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 B.②①③④ | C.④②①③ | D.②④①③ |
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的对联与之意境最接近一项是( )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
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
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5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标题:
寓意:
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的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整句(整句就是排列在一起的一队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没过多久,这里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潺潺小溪枯竭了,牲畜干渴而死去,枯萎了田野的庄稼,山谷里饿殍遍野。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或调整语序)。(2分)
①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②唐朝时把重阳节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③插茱萸、赏菊花等登高“踏秋”活动要在重阳节这一天举行。
以“重阳节”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两个话语情境都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2分)
情境一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 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暴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