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发生反应:PCl5(g) Cl2(g)+PCl3(g)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PCl3)/mol |
0 |
0.16 |
0.19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内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I·L-l·s-l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平衡时c(PCl3)=0.11moI·L-l,则正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0.20mol PCl3和0.20 mol Cl2,则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3、1.0 mol Cl2,则反应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为80%
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
危害。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 B.50 | C.86 | D.222 |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C4H![]() |
B.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
C.C4H8和C3H6 | D.一溴乙烷和1,2—二溴乙烷 |
关于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的现象和产物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
B.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是否有Br-生成 |
C.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
D.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溴水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 B.将乙烷与溴水混合光照制溴乙烷 |
C.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 D.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
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与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 | B.环丁烷 | C.乙烯![]() |
D.丙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