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发生反应:PCl5(g)
Cl2(g)+PCl3(g)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反应时间/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 n(PCl3)/mol |
0 |
0.16 |
0.19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内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I·L-l·s-l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平衡时c(PCl3)=0.11moI·L-l,则正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0.20mol PCl3和0.20 mol Cl2,则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3、1.0 mol Cl2,则反应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为80%
2005年,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成功对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进行内部结构的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如果将“钴酞菁”溶解在水中,得到的分散系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有电泳现象 | B.有丁达尔现象 |
| C.能全部透过滤纸 | D.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
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 B.原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
|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 D.稀有气体能形成分子晶体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
| B.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 C.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
|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熔点:CO2<KCl<SiO2 | B.沸点:乙烷>戊烷>2-甲基丁烷 |
| C.密度:苯<水<1,1,2,2-四溴乙烷 | D.热稳定性:HF>HCl>H2S |
“5.12”汶川大地震后,没有出现大的疫情,各种消毒剂的作用功不可没。下列物质不能用作饮用水消毒剂的是()
| A.O3 | B.ClO2 | C.Cl2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