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市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甲图中,A→B→C→D→E阶段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 、城市用地规模增大、 。E→F反映了 现象 。
(2)甲图中的变化过程与乙图中的 曲线相对应,该曲线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此类国家目前处在城市化发展的 (填乙图字母) 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
(3)乙图中a曲线S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社会问题?(列举两点)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中国某区域图
(1)世界区域图中,北海和里海地区都储量丰富的能源资源是,试评价里海地区该能源开采的条件。
(2)图中甲图所示地区和图中M地都有所在国著名的工业中心,试分析两地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不同
(3)乙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近年来两河注入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试分析这一现象给当地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左图所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比较我国青海省和图中C地种植业生产类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
(4)试列举两图所示区域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类型。
(10分)(环境保护)
城市垃圾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据统计,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围困……结合“某城市填埋法处理垃圾示意图”,试评价图示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并说明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年8月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森林火灾,数千民众撤离,300栋房屋被烧毁。下面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主要森林火灾地点分布图”,据此简要分析此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
(10分)(旅游地理)
读“北京白草畔景区导游示意图”,简述该景区规划由鸡鸣谷经白石垭口至白草畔主峰线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