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银行发行的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五元兑换券(正面),兑换券上的图像人物应是 ( )

| A.孙中山 | B.袁世凯 |
| C.孔子 | D.黄帝 |
民国某个时期,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超过8﹪;而同时期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为127.88亿美元,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日本的180﹪……同时,中国进口商品减少了16﹪,而出口商品则增加了28﹪。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 A.20世纪20年代后期 | B.20世纪30年代中期 |
| C.20世纪40年代初 | D.20世纪40年代后期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
|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
下列各项有利于近代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或新的阶级力量出现或成长的是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出现③洋务企业的创办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⑤《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记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
| B.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
|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
|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
进入19世纪,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自恃富强,动违禁令……日形狂诞”。1833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英国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 A.早期资本输出 | B.开拓商品市场 |
| C.独霸整个印度 | D.巩固远东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