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有人这样评说英王: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张起风帆的桅杆。对该评说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完全丧失统治国家的权力 |
B.英王利用自己的声望调节政治矛盾 |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
D.英王在国事礼仪方面仍然发挥作用 |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
C.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
“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这句话针对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 |
B.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
C.雅典民主政治的短暂 |
D.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