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日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725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30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  )

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
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的统一
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
D.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根据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