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中有人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可以依据的史实是( )
A.工业革命后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
B.欧洲的一体化加速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 |
C.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的孤立状态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输出的加强 |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
①独立②自主③不结盟④非集团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日本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B.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
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组成欧共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欧洲关税同盟 ④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欧洲是“冷战”,在亚洲是“热战”。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未真正爆发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A.双方合作多于对抗 | B.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
C.各国反战运动高涨 | 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发动侵朝战争 | B.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
C.成立华约组织 | D.成立经互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