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中国实际、针对中国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除了“全面从严治党”,还包括哪些内容?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一个时期以来,在新交规重罚机动车闯红灯的同时,行人“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也引起人们的热议。“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折射出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爱走捷径的心态,也反映出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
(1)简述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2)某班拟以“我在公德建设中”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列出演讲提纲。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现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难,但很少听说他们要改变自己的政治制度。而在有些人看来,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要照搬别国的模式,否则就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道路,而且正在取得成功,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
(1)请你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回答两项即可)。
(2)请从民主的性质和发展程度的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必须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见下图)
注:城镇化率30%—70%的区间,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阶段。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接近80%。
材料一据测算,如果我国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将达1300万人。与此相适应,城镇必须加强道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住房和商业设施,并为新增人口提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城镇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园区经济的发展,并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
(1)根据图表(含注)和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城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
材料二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一些列相关问题。如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功能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规模问题,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这一话题,某校高三一班同学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让我们参与其中。
【中国梦·民族梦】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请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与“人生出彩”的关系。
【中国梦·世界梦】
中国梦的提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走向复兴的中国会带给世界什么?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3)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为上述观点注解。
(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道德进步,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冲突。我们必须自觉遵守科技伦理和环境准则,让科技和环境造福于人类。
(1)找出下列领域与伦理准则之问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4分)
领域 |
准则 |
|
①生命科技 |
A.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福祉相结合的原则 |
|
②网络科技 |
B.尊重自然的原则 |
|
③科学技术 |
C.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
|
④环境 |
D.自主原则、安全原则 |
(2)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科学家林俊德,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身上闪烁着怎样的科学精神?(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