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菲律宾、越南在中国南海不断闹事,这些都是对中国领海主权的严重挑衅。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从184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该变化的原因。(至少写两点,2分)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材料二 看下图: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
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的分公司已遍布世界各地。
请回答:(1)图1历史人物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图2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7世纪初起,日本派遣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他们学成归国后创办学馆,积极传播儒家文化,大力倡导中国先进的典章制度,成为推动日本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
材料二:“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材料三: ①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提出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六十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
②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
③19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概括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
(2)材料三中提到“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请说出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日本是一个擅长学习的国家,它发展历程中的几次飞跃都和虚心学习分不开。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你认为我们应该从日本的发展史中借鉴什么?
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1)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新政。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作用。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和僵化了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生物工程、电脑、原子弹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请你将上述材料中所列的科技成就按类别填入下面相应的横线中。(说明:答错一项或漏答一项均不得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4)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两个崭新的时代。请按顺序写出这两个时代的名称。
(5)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1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你知道这一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什么成果吗?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历史证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血与火的灾难。请回答:
(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签订的什么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点?它的实质是什么?
(2)忘记历史教训有可能导致和平创伤,甚至于历史悲剧的重演。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日军在二战中对中国犯下的什么罪行?中国军队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重大胜利的是什么战役?
(3)请任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期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一例史实,并说明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