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
材料一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感受抗日英雄们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进犯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持续了六个星期的大屠杀
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中国与所有同盟国一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从1945到2015,70年,弹指一挥间,岁月流逝。然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不会忘记,世界不会忘记,经历的人们更不会忘记。
——《战事·古城·家书》系列访谈之专访川军抗日名将郭勋祺之女郭开慧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材料一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面抗击日军的入侵。
②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杀害的同胞,我国把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③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④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你知道在保卫藤县的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川军将领是谁? 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大规模破坏敌人交通线的百团大战的指挥官又是谁?
材料二 漫画《我把这字模糊了!》(见下图)它讽刺了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公开否认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
(3)请你结合材料中日本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态度,说说日本如何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关系?
(4)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思历史,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让侵华战争这样的历史不再重演?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一一摘编自《隋书》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一一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一一杜甫《忆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3分)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8分)
(3)材料三中,杜甫回忆那个令人难忘的往昔,有哪些令人忘怀之处?(2分)
(4)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治国安邦中共同点。(4分)
图文综合。2014年,是日本发明全面侵华战争77周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75周年。战争硝烟虽然已经远去,但是这场战争对世界的深刻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阅读图片和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一)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图1为中国军队在某桥上自卫反击。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日本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2分)
(2)图2拍摄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一次巷战。凭着抗日健儿的浴血奋战、勇往直前,赢得了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这场战役的名称是什么?指挥者是谁?(2分)
(3)图3拍摄于1940年6月14日,不久法国宣布投降。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俗中,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发生在1939年9月1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什么?(1分)
(4)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图4拍摄于苏德战场一次重要战役期间。苏联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德军遭受开战以来第一次重大失败。这场战役的名称是什么?(1分)
(5)图5拍摄于1941年12月7日,这一天发生的什么事件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分)
(二)从转折到胜利
(6)图6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反法西斯同盟宣传画。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6国在华盛顿发表宣言,决心共同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这一宣言的名称是《》。(1分)
(7)图7拍摄于雅尔塔会议期间。“三巨头”是指斯大林、罗斯福和。(1分)这次会议通过了多项重要决议,包括战后成立国际组织。(1分)
(三)二战后的世界
(8)图8题为“华沙之跪”(拍摄时间: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的死难者默哀。勃兰特跪下了,但就从这一刻起,德意志民族在精神上站立了起来,步入了与欧洲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获得国际社会尊敬和信任的新时代。1993年,以法、德等国为核心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建立起来,这一组织的名称是什么?(1分)
(9)①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合格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 ②图9拍摄于2013年12月26日。从以上材料和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在二战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不仅不承认战争罪行,反而歪曲历史,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怎么做才有利于中日关系向前发展?(1分)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历史,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做出判断。(6分)
史实 |
推论 |
正确与否 |
(1)在古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中,刹帝利掌管军政大权。 |
刹帝利是最高的等级,享有崇高的地位。 |
|
(2)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员约90人,分乘3艘船从马罗斯港出发。…… |
哥伦布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
|
(3)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 |
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
|
(4)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
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
|
(5)二战后,美国联合西欧一些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北约的成立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
|
(6)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阅读图片:
图1
图2图3
请回答:
(1)请写出图1所示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图2反映了哪场战争后出现的什么世界格局?这种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图3反映出当前怎样的政治局面?由图2向图3变化的标志是什么?欧俄中日与美国的关系如何?这种局面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图3所示时期,世界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材料二:
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
(4)请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