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国家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排名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排名
2
4
3
1
1910年工业产量排名
3
4
2
1
1913年占用殖民地面积排名
1
2
4
5

 
(1)分析以上图表内容并概括出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发展有何特点?分析这一特点带给世界局势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了,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正如法国福煦元帅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
(2)这一新的国际秩序的名称是什么?怎样理解福煦元帅的那句话?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这之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叫做什么?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南宋和金的对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商君"是谁?
(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分)其作用是什么?

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2)阅读下列关于第三次浪潮的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卡斯特罗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对危机,俄、日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③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3)20世纪40年代初,中、美、苏等国共同面对的危机是什么?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有何影响?
(4)近年来,希腊债务危机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你认为上述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对解决希腊危机有何借鉴意义?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中华民族有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但当遭到外敌入侵时,中国人民会奋起抗争,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在困境和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从不退缩,不屈不挠,直至最终
胜利。
材料一见图

1.

清初,沙俄悍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决定用武力捍卫领土主权的皇帝是谁?

2.

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惨败,沙俄被迫进行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最终同清朝签订了什么条约?
材料二 1840年至1901年的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是生了深刻变化。

3.

完成下表:

战争
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材料三 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进入了艰难的局部抗战;1937年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