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其推行的盐政改革,对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刘晏处理盐政,在全国设十监,管理盐场。为处理盐市之各项行政工作,又设置“十三巡院”。此种巡院,不但在产盐处设置官员,亦在销盐处设置盐官。十三巡院的工作是互报各地盐的盈缺情况,并通知盐商何处缺盐或过剩。由于政府以斗盐10文之成本,卖给盐商时为斗盐110文,故商人得盐去各地售卖时,各地同行,不再抽盐税,故盐价平稳不涨。调查各地政府有无向商人抽盐税,也是巡院之责,以免加重盐商之负担再转嫁于百姓。刘晏所聘用的盐政官员都是年轻人。所用者凡两种人,一种为“士”,彼等本身已有爵位者,并不求名,用来专管账目;一种为“吏”,专管事务。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刘晏改革盐政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列经济发展状况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材料二: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1913年对比:
项目 |
增长幅度(%) |
工业产量 |
500 |
生产资料生产 |
900 |
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 |
1900 |
机床、汽车、拖拉机、航空、化学工业 |
建立起崭新的工业部门 |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从两段材料之间的联系,说明材料呈现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材料一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在相同的打击面前,两国试图摆脱危机的道路为何不同?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联已发生的重大变化,并指出苏联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请分别指出这两种制度的国家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并概括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有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自1917年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分析各个时期实行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地改造小农。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经济政策”指什么政策?从材料看,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把它作为在什么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反映的是什么指导思想?
(2)材料二、三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什么经济政策?有何时间限度?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