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纲领》。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
|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
|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②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浓烈的“孝亲”情感,下列各项与之有关联的是()
| A.分封制度的影响 | B.宗法制度的影响 |
| C.礼乐制度的影响 | D.佛教信仰的影响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③不贪恋总统职位④追求民族振兴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图是《1890年建立的汉阳铁厂高炉》,关于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 B.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 |
|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 |
| D.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 |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B.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
|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