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第一届 |
第二届 |
第三届 |
第四届 |
第五届 |
第六届 |
第七届 |
…… |
| 1954年 |
1959年 |
1964年 |
1975年 |
1978年 |
1983年 |
1988年 |
…… |
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
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下列四幅历史图片是抗战时期留下的珍贵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②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③平型关大捷④百团大战
| A.②①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④② |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
|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
“乙未以后,北洋新军肇建,维新运动大起,革命运动亦萌芽于海外,而戊戌、庚子之变继起于中枢”。材料中的“乙未”应指()
| A.1894年 | B.1895年 | C.1898年 | D.1901年 |
民主革命时期,位于赣南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兴国人民参军的高峰时期集中在
| A.1924~1927年 | B.1928~1934年 | C.1937~1945年 | D.1945~1949年 |
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梁启超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
| 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意见一致 |
| C.梁启超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
| 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