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
| A.需求差异 | B.民族差异 | C.生活方式 | D.自然环境 |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A.大跃进时期的教育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
|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
|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
|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③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百家争鸣”的局面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再次提倡“百家争鸣”,旨在()
| A.促进政治民主化 |
| B.调动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 C.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
| D.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一位著名科学家的颁奖词,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李四光 B.华罗庚 C.袁隆平 D.钱学森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 A.“东方红一号”卫星 | B.“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
|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