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阐述的观点。
材料三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克汽车时,3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2)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国相继建立了哪些国际和地区性经济组织?
材料四 一幅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
(3)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机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2)“秦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3)“秦皇”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以至于毛泽东说他“略输文采”?
(4)“汉武”为了巩固中国的统一,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其中“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 B.都江堰的修建 |
C.商鞅变法的实施 | D.秦朝统一的完成 |
(3)水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资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就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吕氏春秋》记载:“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纪念的主人公是谁?他治水的方法是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丰功伟业。
(3)你从他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发?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云南”所在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黄河、长江为什么被称作是我们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