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阐述的观点。
材料三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克汽车时,3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2)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国相继建立了哪些国际和地区性经济组织?
材料四 一幅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
    
(3)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机遇。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事件的主要内容?
(3)请说说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二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在这一时期,当时政府在西域设置的一个重要机构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汉初“民失本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
——《汉书》
材料三 “汉初,诸子百家思想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他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对中央不利。
——《汉书.人物志》
(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汉建立后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你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指谁?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进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材料二 B.带领人民辛勤劳作,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它直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3)你认为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