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小明回想三年来的美好时光,感触颇多。以下是他分享的一些生活片段:
片段一:认真学习,积极回答问题,努力完成作业。
片段二:帮助同学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主动照顾生病的同学。
片段三: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片段四:加入志愿者团队,在马拉松比赛期间,帮助维持秩序,清洁赛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明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2)结合实际,谈谈你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2015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中强调,我们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重点有序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广上海贸区经验,让各国投资者能挖掘出源源不断的“富矿”。
(1)放宽外资准入、让各国投资者能挖掘出“富矿”,符合我国哪一项基本制度要求?这项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2)上述举措说明我国对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什么政策?
(3)有人认为,无论中企还是外企都必须坚持诚信原则。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小明是某校的一名13岁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网络游戏,从此成绩一落千丈。由于成绩下滑缺乏自信,加上父母认为读书没用,要他辍学打工,小明不得不离开学校到广东打工挣钱。阅读上述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父母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至少两部,2分 )
(2)除了上面提到的网络诱惑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良诱惑?(至少两例,2分 )
(3)面对身边的不良诱惑,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材料二: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 2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范围。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当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开展宪法晨读、特别是升国旗仪式等活动。
材料三: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范围”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维护个人信息,你准备怎样做?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在2015年2月28日,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她在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她希望同呼吸,共命运,要为空气做点事。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生之痛,要铁腕治理。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1)材料反映了我国存在什么问题?
(2)为什么李总理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3)请你从国家、企业、公民角度,就如何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出谋划策。

背景材料:2014年8月25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话电视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西藏工作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20年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中央部门和中央企业,从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
(1)对口援藏工作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3方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