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一月不读书,朋友知道;一年不读书,地球人都知道。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读书,主要是通过他的
A.进修次数和考试成绩 | B.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
C.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家庭出身和学历层次 |
2010年1月20日上午,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同首都各界群众一道,深情送别在海地地震中罹难的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八位维和英烈。由此可见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献身世界和平事业是最光荣的
③忠诚奉献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人生才有意义
④人民群众的景仰和爱戴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回答27~28题。2009年11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材料蕴涵的生活与哲学道理是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正确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一观点说明
A.人类在实践中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
B.人类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C.人与气候之间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同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温总理有关“蛋糕”的生动比喻告诉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
A.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 B.重视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飞跃 |
C.坚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起来 | D.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
2010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指出,全党必须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既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又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要树立创新意识
④要注重量的积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0年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回答23~24题。胡锦涛指出,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以上论述中蕴涵的哲理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辩证的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我们要继续努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下列成语与上述材料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防微杜渐 | B.居安思危 | C.否极泰来 | D.物极必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