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
|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
|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
|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
|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学派或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存在对立的是
①老子—韩非子;②墨子——孙武;③荀子——庄子;④孔子——墨子;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关于韩非子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①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②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③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④认为社会在不断发展,主张变法革新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 B.庄子“逍遥”的主张 |
|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