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材料一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1分)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1分)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1分)
材料三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3) 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名称是什么?(1分)
材料四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4) 材料四反映的现象得益于1978年召开的哪一次重要会议?(1分)这次会议决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1分)
(5)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时空穿梭机。 重拾民族统一之梦 (5分)

(1)你来到隋朝看到很多读书人到京城参加考试,希望能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原来,
制早在隋朝就已经确立。
(2)你到了大都,了解了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便于管理,在地方实行了 制度。
(3)你来到 朝的都城南京,听说丞相胡惟庸被太祖皇帝诛杀,丞相的政务分给了六部来管,从此就没有丞相了。
(4)1684年,作为康熙皇帝的钦差大臣,你来到____省的总督衙门宣读了设置台湾府的诏书。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5)你在京城听说,雍正皇帝设立了__,专门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这个机构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历史体验: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一个反映18世纪中国某城市各阶层人物的历史舞台剧,他们设计了若干个不同职业或身份的人,又考虑每个演员都要用书作为小道具,小孙找来了①《窦娥冤》②《天工开物》③《本草纲目》④《唐诗三百首》四本书。你能帮助他们将上述四本书分给下列演员吗? ( )
(1)剧中的赵二是一个戏曲演员,总是痴迷古代的戏曲剧目。你分派给他
(2) 剧中的张三是个孝子,总念叨着要给多病的父亲采药治病。你分派给他
(3)剧中还有一个外国人,总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听说要买宋应星的书,最后他竟然买到了。你分派给他
(4) 剧中的王五特别喜欢杜甫,见人就讲杜甫的诗作。你分派给他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有人说,明清时期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来侵略紧密结合起来,才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学习明清历史后,同学们针对此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
(1)明清时期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后果怎样?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是清朝也出现过危机前夜的治世局面,这一局面指什么?
(3)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
任务二 解决问题
(4)用史实说明明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保卫边疆做出的努力。
任务三 感悟启示
(5)从明清的繁荣到衰落,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读图回答问题: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一年?比欧洲早了大约多长时间?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2)郑和的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
(3)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但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为什么海上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

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
(1)澶渊之盟(2)郾城大捷(3)郑成功收复台湾(4)《清明上河图》 (5)靖康之变 (6)交子(7)黄道婆(8)马可波罗来华(9)赵州桥(10)廷杖制度(11)敦煌艺术(12)《尼布楚条约》(13)全国第一大港-泉州(14)行省制度

隋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