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⑴ 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⑵ 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研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和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⑶ 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和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每空1分)完成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及细胞结构的概念图。

某学习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黑藻放出气泡。他们以日光灯作光源,移动日光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衡量光合速率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3,D点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2为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________,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4)将黑藻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__。(用CO2量表示)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①]  分离的现象。此现象说明①的功能特点是具有 
(2)控制该细胞新陈代谢的结构为[ ]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未成熟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4)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则它能通过_____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细胞需要的离子。
(5)该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填番号)

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取人体的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中,由于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
(4)有实验表明,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将这些细胞参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在这细胞识别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细胞膜上的
(5)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组成。

新鲜的肝脏和土豆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现有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等。某同学为探究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从以上给出的材料用具中选出所需材料,设计实验。
(1)探究的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2)作出的假设:
(3)实施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1、2,并分别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加入2滴,向2号试管内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③轻轻震荡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仔细观察并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4)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①结果:若1号试管,2号试管产生的气泡少
结论:
②结果:若
结论:Fe3+的催化效率较过氧化氢酶高
③结果:若
结论:
(5)该同学继续探究温度对肝脏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绘成下图,图中代表肝脏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6)酶能加快生化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