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2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2.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__ (2) 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___________
 (3) 被服以立被:(4)卒得反国反: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今齐地方千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知所以亡矣。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5分)原因:_______________启发: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似 与 游 者 相 乐 ②今 天 下 三 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之()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山不加增 | 
| B.以其境过清以塞忠谏之路也 | 
| C.其岸势犬牙差互其真无马邪 | 
| D.乃记之而去宋之地方千里 | 
翻译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两段多次出现“乐”,联系文段分析比较,柳宗元的“乐”与欧阳修的“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不畏鬼魅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耶!”鬼技穷,倏然灭。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动,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1)歙:安徽。2)甫:刚刚。解释加横线的词。
 (1)时盛夏,延坐书屋。 () (2)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耶?()
 (3)鬼技穷,倏然灭。()给划线断句,用“∕”表示,限断两处。
 犹 是 发 但 稍 乱 犹 是 舌 但 稍 长 亦 何 足 畏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有人说鬼只是人们想象杜撰出来的,因此,鬼的身上有人的影子。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解释加横线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2)王之蔽甚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时时而间进。()选择与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例:皆以美于徐公。
 A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成,将以攻宋。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阅读节选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升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
 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援疑质理(2)色愈恭,礼愈至
 (3)尝与客饮(4)濂具以实对翻译下列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诚然,卿不朕欺。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三处朗读停顿。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根据甲乙两段文字,说说宋濂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