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②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③。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④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⑤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权:权宜,变通。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上使外将兵 |
B.战陈之事,不厌诈伪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C.虽愈利,后无复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D.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肉食者谋之 |
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B.皆以美于徐公 |
C.虽不能察,必以情 |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翻译句子。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 的君主。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 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待侯君乎”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A.公问其故 |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C.其真不知马也 | D.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侯可入京应诏,回乡后将钱全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 |
C.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他设计迷惑敌人。 有功,被韩琦推荐作了泾阳知县。 |
D.侯可的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 |
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比还比:②娶妇必责财责:
③因城熟羊以抚之城:④急人之急急:翻译下列句子。
(1)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译:
(2)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即成,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下列句中的“而”与“欲一见而不能”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B.黒质而白章 |
C.杂然而前陈者 | D.委而去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一再追问原因,他才说出来。 |
C.吕徽之以耕种打渔为生,极其贫穷,乃至他的妻子只好坐在米桶中御寒。 |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很关注自己的名声,很为众人仰慕。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诣:②徐至庭前徐:
③苦吟弗就就:④众始叹伏伏:下列句子。
(1)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2)请之益坚,遂入阁 。
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史记·留侯世家》下列句中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 “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塞忠谏之路也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皆以美于徐公 | D.祭以尉首 |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留候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愈欲易太子易:②上详许之详:
③上怪而问之怪: ④吕后如其计如: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下列句中的“以”与“许割江南以封权”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扶苏以数谏故 | B.以塞忠谏之路也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以激怒其众 |
下列各项分析中,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
B.后来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认为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没有相信。 |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答应了。 |
D.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拜济丹阳太守拜:②太祖如其言如 :
③济具以答具:④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微 :翻译下列句子。
(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2)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厚,讳宗元。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①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②,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③,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④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⑤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注】①质:抵押。②相侔(móu):相等。③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④观察使:又称观察处置使,是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下其法:推行赎回人质的办法。⑤白:告诉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其 后 以 不 能 媚 权 贵 失 御 史请写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1)因其土俗()(2)约不时赎()
(3)比一岁()(4)当诣播州()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1)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柳宗元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