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溴水中 |
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
B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C |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
D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催化加氢,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既可与溴水反应,又可发生银镜反应 |
C.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10molNaOH反应 |
D.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与NaHCO3反应放出CO2 |
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若该有机物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则它的分子中不可能有
A.两个醛基 | B.一个醛基 | C.两个羟基 | D.一个羧基 |
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和羟基扁桃酸互为同系物 |
B.常温下,1mol羟基扁桃酸只能与1mol Br2反应 |
C.乙醛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1个吸收峰 |
D.羟基扁桃酸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质量不为定值的是
A.甲烷、辛醛 | B.乙炔、苯乙烯 |
C.甲醛、甲酸甲酯 | D.苯、甲苯 |
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A.苯中的苯酚(Br2水、过滤) |
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
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