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待测 |
26 |
2 |
12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待测数据是23
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 | B.原子 | C.元素 | D.单质 |
2011年1月,安徽省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
B.相对原于质量为207.2 |
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
D.铅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
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
C.在这个化学变化中氢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
D.在这个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
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AgNO3 = R(NO3)2 + 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
A.R的活泼性介于铜、银之间 | B.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
C.R的活泼性比铜强 | D.R的活泼性比铜强、银都弱 |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锡纸开锁盗窃案。现在的锡纸实际上就是铝箔纸,铝能制成金属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 B.延展性 | C.抗腐蚀性 | D.导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