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探索的好家风好家训展示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关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了大量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促进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国家不断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加强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2015年1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首次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据此有人认为:“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有利于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3)如果学校组织同学撰写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请结合材料,拟定撰写文章的两点提纲。要求提纲符合文章主题,有概括性,观点正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11月26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活期存款利率由原来的0.72%下调0.36个百分点至0.36%。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材料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54个百分点,其中,五年以下(含五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原来的4.05%降至3.51%,五年以上由原来的4.59%降至4.05%。
材料三 2010年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3月9日,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其中,提出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控投机性购房。
材料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时隔一月,从2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时不上调。按2009年存贷款余额计,每提高0.5百分点会有3000亿资金退出市场被冻结。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企业。因为房企7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将压缩商业银行的贷款空间。
结合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什么政策?利率下调后对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2)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土资源部的做法的政治学依据
(3)结合材料分析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准备金率及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整顿,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哪些道理?

世博会是工业化潮流的产物,历次世博会无一不是各个时段工业文明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主题”概念首次被引入芝加哥世博会中。“主题”一般涉及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主题”,通过展出寻求问题的解决。此后,世博会均确立主题。以下为近40年来世博会的部分主题:

年份
国家
举办地
主题
1974
美国
斯波坎
无污染的进步
1975
日本
冲绳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1982
美国
诺克斯维尔
能源推动世界
1984
美国
新奥尔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
日本
筑波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90
日本
大阪
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1999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5
日本
爱知县
自然的智慧
2010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据新华社内罗毕2010年2月12日电: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l2日称赞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认为这一主题凸显了主办方浓厚的环保意识………施泰纳认为,上海世博会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催生环保新理念。“这让我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创新技术和环保理念的涌现,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也会如此。”
材料三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

材料四据美国得克萨斯州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美国历史》载:尽管在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但曼彻斯特仍保留着乡村的环境。商人们在城市的住宅里,人们喜欢在里艾威尔河( River Irwell)上航行……当曼彻斯特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之一时,即19世纪左右,这些场景改变了,许多地方工厂和仓库替代了私人家庭,艾威尔河( River Irwell)污染严重以至于被描写成“流动着肥料的水灾”。
据新华网北京2010年3月3日《综述:英德老工业区“生死变迁”启示录》:过去,由于制造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人们曾用“蒸汽加汗水”形容曼彻斯特,如今它则成功转型,成为多元化发展城市。上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曼城经济中所占比例仍高达70%左右,但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比例就急剧降至20%上下。服务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为84%,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比则急剧降至1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曼彻斯特在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发展迅速。以体育为例,2002年曼彻斯特成功举办英联邦运动会,使体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此后一系列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奠定了基础,使曼城获得世界“最佳体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也使其体育旅游和观赛收入大幅增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40年来世博会主题有何共同之处?
(2)材料二中阿希姆·施泰纳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上海世博会主题的?其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历史原因。
(4)材料四中英国著名城市曼彻斯特18世纪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如何看待发生在曼彻斯特的变化的?

材料一:2010年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无论是4695元/平方米的均价,还是全年房价涨24%、平均每平方米上涨813元的涨幅,都创出了历史新高。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地方GDP的50%来自房地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靠出卖土地,土地价格猛增,增加了住房成本;中高收入者加大房地产投资,中低收入者受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也纷纷买房,导致房价上涨。
2010年3月5日上午9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住房问题时提出四项措施: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住房涨价的原因,从资源配置基本手段角度分析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要求。
材料二: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屋拆迁应运而生,由此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暴力拆迁,极端对抗……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旧拆迁条例
名称变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内容变化
强制拆迁
强行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拆迁
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拆迁
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
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的“同频共振”?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艺术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各种演出团体不断跨越天山,走向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使以木卡姆艺术为代表的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也正因为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才显得雍容磊落、气象万千。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运用哲学中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2010年3月1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2009年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
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
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
23.6%。
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1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3亿人基本药物制度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2009年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怎样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材料三: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修正案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三个原则:即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选举法修正案》坚持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三个原则的政治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