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分)材料一: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广受瞩目,新加坡、比利时等国纷纷购买版权,很多外国人想从中国的美食开始,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部提出,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9月24日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内容,说说教育部出台的这一措施有何重要意义?(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句话的理解。(至少从三个方面回答。)
(3)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至少从三个方面回答)
2012年9月是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下面三项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将开展一次黑板报比赛活动,你将通过什么途径(至少两种)搜集哪些传统美德?(至少两个)
(2)学校准备开展一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演讲比赛,请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准备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2011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控制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1)低碳生活方式主要基于我国哪些方面的国情,并简要归纳这些国情的现状。
(2)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过低碳生活合乎我国正实施的什么国策和发展战略?
(3)你有过哪些过“低碳生活”的窍门,请你亮出来供大家交流。(4分,至少两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并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等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仍然比较多。
(1)列举身边事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至少三例,6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民生问题集中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存在怎样的主要矛盾以及根本任务是什么?(4分)
(4)请你为我国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7年8月31日,全国优秀老师代表座谈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全国优秀老师代表共商教育发燕尾服大计。胡锦涛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1)为什么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请你为当地政府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一位同学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
镜头二 放学后进行大扫除,一位男同学抱着球对正在打扫卫生的同学说:“你们替我干吧,我要去练球。”
镜头三一位女同学在实验室里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就当不知道。”
(1)这几位同学身上缺少点什么?
(2)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