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卷)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 A.1951年——张援朝 | B.1953年——杨跃进 |
| C.1967年——王文革 | D.1980年——刘开放 |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 A.甲同学 | B.乙同学 | C.丙同学 | D.丁同学 |
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
| 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
| 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
| 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
(贵州黔东南州卷)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
|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 C.“大跃进”运动开始 |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
阅读下表,1955年、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解放后()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
| 年份 |
1949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 产量(亿吨) |
1.13 |
1.66 |
1.69 |
1.83 |
1.92 |
A.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