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幕的正式开启,人们对其历史更加关注。下列关于"一带一路"史实与结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A |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
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 |
B |
丝绸之路通到安息 |
说明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只达两河流域 |
C |
西汉时西域的葡萄、核桃等传入内地 |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两地的交流更加频繁 |
D |
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
因只运输丝绸而得名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3月20日,两个女学生在瑞士留学,每年学费加零用一年要花30多万元,3年下来,两人都花了100多万元,但对留学的收获,她们都很茫然。”
材料2:“来自上海的小万今年24岁,他认为自己出国一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他选择出国留学,目的是把国外最先进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国。”
材料3:从法兰克福到北京,公务舱的价钱约为经济舱的两倍,达8000多元人民币。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同学在靠窗的公务舱坐席上坐着,眯着眼,听着耳机。记者问及在欧洲这一年的花费?他们说是学费17万元人民币;问及在欧洲一年有哪些收获?他们回答是:英语口语有长进,跑了11个国家,坐汽车,乘火车,花的钱也不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自费出国留学花几十万值不值?低龄学生有无必要出国?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试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问答题(共20分)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2)秦皇最伟大功绩是什么?为适应新的形势,巩固秦朝的统治,秦皇首创什么制度?
(3)汉武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其主要措施有哪些?
(4)为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秦皇和汉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影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鲜卑姓 |
汉姓 |
鲜卑姓 |
汉姓 |
拓跋 |
元 |
贺赖 |
贺 |
丘穆陵 |
穆 |
独孤 |
刘 |
步六孤 |
陆 |
贺楼 |
楼 |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请回答:
(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 《宋书》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⑴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⑵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分别进行了哪两项重大活动?
(4)面对今天的台海形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