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洛江区某中学打算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确定活动主题
(1)请你从下列备选的活动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并找出至少两个事例充实你的主题。(备选主题:战争、地点、人物、歌曲、诗歌)
主题:                 
事例:                                                   。(写1个得1分,共2分)
步骤二:确定活动方法
(2)你在搜寻事例(史料)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与同学分享。(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方法:                                                            
步骤三:感悟长征精神
(3)长征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它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你认为长征精神有哪些?
长征精神:                                                         
步骤四:新时代的长征
(4)如今是和平年代,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将长征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是否需要长征精神:           
如何做: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2)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什么改革?除了材料涉及的(改说汉话),请写出他在位时期还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写出2条,每条1分共2分)
(4)请说出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6)用一句话评价他?

中国近代史的第三条线索是一部中华民族探索史
材料一:

(1)鸦片战争以后,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上述“名医”们开出了一张张济世良方,展开了一场场。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分别展开了什么“救治行动”?
(2)以下是“名医”们开出的济世良方思想变化示意图。请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3)康有为和陈独秀领导的两场运动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上述材料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历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了探索救治中国危亡的行动,刚开始他们认为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向俄国学习组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最终夺取政权;在城市中心武装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
(5)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6)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同盟者合作做了哪些事情?
(7)在向俄国学习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城市展开了哪些武装军事行动?
(8)毛泽东开创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于哪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创立?
(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探索的认识或启示?

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条线索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历史: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投资办厂、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它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桥梁”。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革命(改革)名称
废除的旧制度
领导人物
历史影响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俄国
1861年改革


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日本


幕府统治
明治天皇


(2)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却无力回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和上述国家的革命(改革)是一样的,都是什么性质?
(3)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试举出世界近现代史上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的大事,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各是什么事件?两者的关系?
(2)材料三中的对联是说哪所学校的?它是国共合作的产物,请写出在该校担任职务的国、共代表人物?
(3)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正是国共合作,才打倒了吴佩孚、孙传芳这样的旧军阀,这指的是什么事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