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曾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这说明( )
A.美国愿意与日本结成伙伴关系 |
B.两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经济依赖性强 |
C.美日关系体现了平等与互相尊重 |
D.多极化趋势下,美日关系的新变化 |
《东史郎日记》这样写道“战争是什么?战争二字就是残忍、悲惨、暴虐、放火、屠杀等惨无人道的众恶之极的概括性代名词。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荼毒生灵,破坏良田,摧毁房屋,肆意暴虐,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导致无数的生灵成了孤魂野鬼。”运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史实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①南京大屠杀②旅顺大屠杀③建立七三一部队④大“扫荡”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鬼子兵。先占火车站,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A.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 B.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D.华北日益殖民地化 |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A.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
C.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一则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A.国民政府发动徐州会战 |
B.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七七事变始末 |
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