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往往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闪光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卢菡著《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请任意列举一项其改革旧习俗的措施。
材料二 在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下,变法改革也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朝廷在戊戌变法年间颁布了改革科举、汰冗员、办学堂、修铁路、开银行等学习西方措施的新诏书。
--海天著《沉重的转身》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两个改革措施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克里米亚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朽和落后,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推动两个改革的相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改革的不同结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 北方民族大融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争,自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便同人类数千年阶级社会的发展史如影随形,既扮演过阻碍社会进步、吞噬千百万人生命、耗费大量物质财富的角色,又起过促进社会发展、为新社会“助产接生”的重大作用。
【连环画战争】

(1)按照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4分)
(2)图A和图C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战役?
A: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4分)
【典故出战争】
很多的成语典故,都源于战争。请结合下列材料说出成语并说出涉及的战争的名称。
典故一: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3)成语:_____________ ;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利弊论战争】
(4)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说一说战争的双重性。(4分)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统一。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完成下表。

人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军事上
秦始皇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A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B
汉武帝
C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D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各造成什么影响?
(3)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
材料二 :

材料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与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体现了他怎样的主张?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三中的哪一项改革措施相对应?
(3)材料三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
(4)根据材料三,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一个平民,想变为贵族,你会怎么做?(或者你应该怎么做?)
(5)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的哪一项作用(影响)相对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共7分)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对秦始皇的印象如何?评述一下秦始皇的历史功过。(请你从功过两方面来正确评价秦始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