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6月28日新华网消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于2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深刻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贡献和重大现实意义,强调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材料二:2014年7月15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习近平主席同1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一致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进程,为中拉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通过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坚持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2)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应该怎么做?
(3)在建构和谐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二: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一致。会议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应在2020年前大幅减排,并增加出资应对气候变化。
(1)雾霾天气属于什么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
(2)为了预防和减少雾霾天气的再次发生,我们该怎么做?(提示:从国家、企业、公民角度作答)
(3) 气候大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关注三农,回眸历史】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某校九(1)班同学为此进行了一项专题探究。
第一站:走访张大爷。张大爷回忆了20世纪50年代的经历,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时起,他经历了从个体单干到合作生产,再到脱离实际的浮夸的岁月,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颇多。
第二站:参观成就馆。同学们发现自1978年到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58957万吨;农民人均年收入从83.4元提高到7917元;还了解到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10个“一号文件”,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3) 党和政府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举出一例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或惠农政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6月15日,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办第五届海峡论坛。本届论坛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议题。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0月6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双方应该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倡导“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你认为这里的“梦”是什么“梦”?圆梦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至少从2个角度说说理由。
材料二中习近平所说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指什么?实现“两岸一家亲”需要我们贯彻哪些方针?
(3)结合习主席的发言,思考我们青少年该作出怎样的贡献?
2013中国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外国媒体和专家高度关注会议并予以赞扬。
材料 |
结合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 |
墨西哥专家恩里克·杜塞尔:人大代表提出的诸多问题切实反映了民众的心声。 |
(1)我国的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反映民众的心声? |
美国广播公司: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人、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打开了通往春天的大门。 |
(2)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有哪些? |
美联社:中国最高法院的报告显示,该机构5年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3.8万件 |
(3)最高法院的报告反映了我国哪一治国方略? |
德国电台: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在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承诺,将大力改善民生和社会福利,推进经济改革,实现可持续增长,还要缩小贫富差距,编织社会福利保障网络。 |
(4)新任总理的承诺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观?要实现承诺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
埃菲社:几十年来激励了无数美国人的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美国梦”,如今有了东方的集体主义版本“中国梦”,这也已经成为中国新任主席习近平最喜欢说的词汇 |
(5)现阶段我们国家有哪些“梦”等待我们去圆 |
材料一:阅读下图《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对外技术依存度与GDP能耗上对比》
材料二:2013年1月9日中共宁波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和科技创新,闯出一片新天地。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问题?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分析宁波市政府支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原因。
(3)为加快科技创新,请你为宁波企业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