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七种物质:
①硝酸钾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聚乙烯⑤生石灰⑥氯化钙⑦碳酸钙.
试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1)常用作干燥剂的是;
(2)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
(3)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
(2)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上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的微型装置F可用于实验室制备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填选“a”或“b”)进入,滴壶中装的试剂是。
(4)利用H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再加,气球的变化是。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填编号)。
(2)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②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③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和;
(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现有以下六种物质:硝酸钾、小苏打、铝、石墨、天然气、氮气。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可充入食品包装袋用于防腐的是;
(2)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4)可作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5)其组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6)可作复合肥料的是。
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
(1)写出实验室用KMnO4制备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操作Ⅰ的名称是。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至少填两种)
(4)用结晶法分离KMnO4、K2CO3两种物质,进行该操作前需查阅的资料是,KMnO4粗品制成精品,须进行洗涤再干燥,检查是否洗净的具体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