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现阶段在思想认识、工作进度、政策机制、基础能力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3月21日,国务院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了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和三十项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方案对落实的重视。《行动方案》必将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构建促进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务院审议通过《行动方案》的依据。
材料二;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从而推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领导时期
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植树造林对各方面都有利”等生态文明思想。
邓小平领导时期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强调以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江泽民领导时期
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功利性认识。
胡锦涛领导时期
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习近平领导时期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升华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厉行节约缩减“三公经费”是减少财政支出的重要途径,财政部要求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控制‘‘三公经费”规模。
材料二 2013年4月19日,江苏省泰州市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其招待中心举行豪华晚宴,严重违背了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的要求。后被群众于‘泰无聊”论坛曝光,管委会主任被免职。因而有网友称:“在网络论坛上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力促“三公经费”透明使用。(7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在网络论坛上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认识。(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参加人大北京代表团审议时表示,“据初步估算,今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达到2500万的高位,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就业压力很大”。
材料二作为人口大国,就业是我国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就业是民生之本”,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无不体现出缓解就业难题的紧迫性。
(1)请提取材料一、二中的主要经济信息(4分)
(2)你认为国家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工作?(9分)
(3)今天的中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必须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应该怎样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6分)

汽车产业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在近几年的广州市“两会”期间,汽车质量、低碳、新能源、自主品牌等“热词”,在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中不断闪现。代表、委员们关于汽车产业的献言建策,将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
结合材料,说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为什么能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

材料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尽快出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条例;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制度,加强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的原因。
材料二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根据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实际情况,不断对收入分配制度做出调整,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收入分配这个杠杆,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防止由于政策失误或者政策反应迟缓,激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只有这样,政府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政府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政府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

“无车难,有车烦”,时下许多城市有车族都会发出如此感叹。下面请看某市居民小张一家的烦恼。
烦恼一小张每天开车上下班几乎都要用2个小时才能走完1个小时的车程。原因:堵车。
烦恼二虽然家住十二楼,但小张一家都不太敢开窗,街上车流的声音和尾气实在让人难受。原因:污染。
小张因此“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他的烦恼。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
(1)为小张的“上书”寻找依据。
(2)温馨提醒小张“上书”应注意哪些事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