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巾,他用到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
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点和铁笼悬挂点B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茌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6cm,OA=9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
(l)大象的重量为_______N.
(2)设计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做这些实验时,为什么往往要选取多种物质?
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
(1)先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m3。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步骤1、。
2、。
3、。
石油的密度的表达式ρ=。
小华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_______cm3,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欣欣和强强在打扫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个灯泡,铭牌上标有“4V □W”,其中W前面的数字不清楚了,欣欣很想知道它是多少,刚好桌上还有电阻箱、电流表、开关、12V的稳压电源各一个,欣欣用它们连成了图示的电路,测出电流表示数随电阻箱阻值变化的几组值并记录在表中。
(1)通过实验,欣欣发现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填 “不变”或“变化”)的,这是因为_____。
(2)强强也对欣欣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欣欣记录的数据中有一个电流值有错误,这个错误数据是_________。
(3)当电流为0.50A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V。
(4)灯泡的铭牌上不清楚的数字是______。
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的相同的量有:、。
(2)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偏大/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