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共20分)
最靠近天堂的地方
范稳
⑴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这跟远大理想和父母督促等都毫无关系。我从小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那些书有什么必然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我父母很少读书,我爸关心大自然,特别是大自然里能吃的东西,他能叫出水里所有鱼的名字。二,我妈关心人类,特别是邻居亲戚之间,他了然方圆十里所有的男女八卦。即便是后来我写的小说出版了,再版了,得奖了,另几本小说也出版了,我父母都不看。我爸说,看不下去没劲,没写鱼;我妈说,保持一下对我残留不多的美好印象,再说,能写成啥样啊,不就是那点搂搂抱抱的屁事儿吗,还没写出花?
⑵我从小喜欢读书全是因为那时候没任何其他有意思的事可干。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类:没手机,没平板、没电脑,没电影、没游戏厅、没夜总会、没旱冰场、没保龄球。我又对体育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又基本是被打,只剩下读书,于是读书。
⑶我记得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里面当班的被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啥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问,能能进入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保证你一定能还?再说,不符合规定,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能爱护图书不偷书,而且不撕掉几页拿走?再说,不符合规定。我问,那你是干什么的呢?她说,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⑷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儿。窗外是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是很大很绿的草地,是草地上弹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都是全世界最朦胧最忧伤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周围,不知今夕何夕。时间变得很浅,一个恍惚,又憋着不能不去撒尿了,一个恍惚,又饿的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宿舍、图书馆要锁门熄灯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地忽然黄了,
⑸16年前,我去美国读MBA(工商管理硕士)。16年后,我去美国休个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你,图书馆。
⑹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UC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据说是世界上农业科学最强的大学,靠近校园,有大片实验性农田和果园,但是没臭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不需要证件,不需要存包,没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的进了图书馆。我在地下一层的一个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光猛,松树很老,草地很嫩。人很少,一切很静,人走路、人轻轻搬开凳子、人掏出钥匙、人挪挪屁股,都发出大的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一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⑺看书看到去一层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人类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整个人便都好了。
(选自《时尚文摘》)
选文第⑶段记叙“我”第一次试图进图书馆的经历,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解释选文第⑷段中加点词的含义,并说说连用“一阵恍惚”、“一个恍惚”,反映出“我”当时怎样的状态?
说出选文第⑺段划线句的含义
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赞同读电子书,还是读纸书,为什么?简要作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格布上的花》一文,回答小题。
格布上的花
毕淑敏
①好日子和坏日子是有一定比例的。就是说,你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好日子——天天蜜里调油;也不可能都是坏日子——每时每刻黄连拌苦胆。必是好坏日子交叉着来,如同一块花格子布。如果算下来,你的好日子多,就如同布面上的红黄色多,亮堂鲜艳。如果你的坏日子多,那就是黑灰色,阴云密布。
②什么是好坏日子的分水岭、试金石呢?钱吗?好像不是。有钱的人不一定承认他过的是好日子。钱少的人或没钱的人,也不一定觉得他过的就是坏日子。健康吗?好像,也不是。无痛无灾的人不一定觉得她过的是好日子,罹病残疾的人也不一定承认他过的就是坏日子。美丽和能力吗?似乎,更不像了。看看周围,有多少漂亮能干的男人和女人,锁着眉苦着脸,抱怨岁月的难熬啊……说了若干的标准,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好日子和坏日子的界限呢?
③不知他人的答案如何,我猜,是爱吧?
④有爱的日子,也许我们很穷,但每一分钱都能带给我们双倍快乐。也许我们的身体坏了,每况愈下,但我们牵着相爱的人的手,慢慢老去,旅途就不再孤独。也许我们是平凡和微渺的,但我们竭尽力量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溢温暖安宁。
⑤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好日子了。你的那块花格子布上,就绽开了鲜花。
选文标题“格布上的花”好在哪里?
选文第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③段单独成段好在哪里?试分析。
分析选文结尾句“你的那块花格子布上,就绽开了鲜花”的作用。
有爱的日子芳香四溢,请撷取你格子布上最明艳的—朵花与大家分享。(50字以上)

阅读《我们生活中的那只“羊”》一文,回答小题。
我们生活中的那只“羊”
①12年生肖一轮回,今年又值羊年。进入中国文化中的那只“羊”,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家畜,更像是一个文化灵物。他被人们附着了诸多观念,如吉祥、美好、公正等,具有了多样化的象征意义。
②首先,羊是吉祥的象征。被史学界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国宝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件商代青铜方尊。尊是商代大型盛酒器,用作祭祀礼器。在商代人的观念中,“羊”通“祥”,寓意吉祥。把牺尊铸成羊形,除了有把吉祥献给祖先、神灵之外,恐怕还有对羊等家畜兴旺的一种精神祈求。
③此后,羊为祥瑞的观念一直深浸于中国文化之中。每逢岁首,中国人多言“三阳开泰”,以示吉祥。由于“羊”与“阳”通,民间或书作“三羊开泰”,或绘作吉祥图案。传统的图案则绘3只羊在阳光下吃草来表示,有好运即将到来之意。又如,广州市“羊城”之说的由来,也与羊兆吉祥有关。相传周朝时此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向上天祈求,感动了上苍。5个仙人骑着口衔谷穗的5只羊降临此地,将谷穗赠与人们,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5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了人间。
④其次,羊是美的化身。按《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或说“羊大为美”,或说“羊人为美”,或说羊的美质在于“交换”,用羊作为等价物,可以换回很多自己需要的东西。
⑤也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以羊为美,源于古人对羊生产过程的崇拜。羊生小羊,胞胎出母体后,母羊咬破胞衣,小羊羔从里面挣脱而出,这种胞胎的产育滑溜顺利,母羊没有太大的痛苦。人类的生产过程则不同:婴儿先在母体中挣破胞衣,四肢伸张,形体变大,母亲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所以,人们就希望人类生产如羊般的顺利。
⑥第三,羊代表着公正。獬豸(xiè zhì)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原型是羊。“獬豸,一角之羊也。”其形状如羊,额上一角,双目有神,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墨子》中就有关于齐庄公让獬豸来断案的故事。
⑦有学者研究指出,法制其实起源于远古的游牧部落。其原初的情境是:判案都在祭祖的祠堂内进行,让那些作案者在祖先神灵的威慑下产生悔过之心。獬豸的原型其实是佩戴羊角和羊面具的巫师。由于獬豸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后世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又称为“獬豸冠”。
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羊”的文化象征意义?
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找出关键性词语。
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2015年又值羊年,一些“十羊九不全”的“羊年厄运”说法也悄悄在民间流传开来。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读书莫忘做笔记》一文,回答小题。(共8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旬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他认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署作不朽矣。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 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鳊》里那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⑦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文章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文章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2分)
读完本文之后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在日常学习中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2分)

阅读《烟花惊艳》一文,回答下题。(共8分)
烟花惊艳
①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十四年来,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独有自己的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
②想说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事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印象很深。一般我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那时候,不是人多,就是老板着急打烊,赶火车回家。但那几天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我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去他那里。店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正弯腰拔掉所有的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准备关门走人了。见我进来,他抬起身子,热情地和我打过招呼。把拔掉的电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的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我有些抱歉地问他会不会耽误火车的时间。他说:“没关系.你叉不染不烫的.理你的头发不费多少时间的。”
③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女同志,急急地问:“还能做个头吗?”我和老板都看了看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墨绿色的呢子大衣,挺时尚的。我想,居然有比我来的还晚的。老板对她说:“行,你先坐.等会儿!”那士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路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看见你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④等她坐下来,我替老板隐隐地担忧了。因为老板问她的头发怎幺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关键是还要焗油,这样一来,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完不了活儿的。等她说完这番话时,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
⑤显然,她也看出了老板这一瞬间的犹豫,急忙解释,带着几分夸张,也带着几分求情的意思说:“求您了,待会儿,我得和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而且是去过年,你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跟聊斋里的女鬼似的,别再吓着我婆婆!”
⑥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筻了。老板对她说:“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
⑦我知道,老板的时间紧张,便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让出了座位。那女人的感谢,开始从老板身上转移到我身上。我想别给老板添乱了,人家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呢,便趁老板忙着的时候,侧身走人。谁知悄悄拿起外套刚走到门口,老板头也没回却一声把我喝住:“别走啊!别忘了正月不剃头!”我又感动地坐下来。老板麻利地做完她的头发,让她焕然一新。但是,时间确实很紧张了,老板招呼我坐上理发椅时,我对他说:“不行就算了,火车可不等人。”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一小会儿的工夫准得!”
⑧果然,一小会儿的工夫,发理完了。我没让他洗头和吹风,帮他拔掉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拿好他的行李,一起匆匆走出店门的时候,看见那住女人正站在门前没几步远的一辆汽车旁边,挥手招呼着老板。我和老板走了过去,她对老板说:“上车,我送你上火车站。”看老板有些意外,她笑着说:“走吧,候着您呢!”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别耽误了你的事。”女人还是笑着说:“这时候不堵车.一小会儿的工夫就到。”
⑦汽车欢快地开走了。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们的心头.挺惊艳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请品味文章第⑤段中“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文章以“烟花惊艳”为题好在哪里?(2分)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出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2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题。(共8分)
①眷天来了,万物生长,空气中飘荡的霉菌、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一下子多起来了。这些物质与对其过敏的人体接触。就可以诱发接触部位的炎性症状或过敏反应。
②跟食物过敏不一样,春季过敏多为吸入性或者接触性的,尤其是花粉树粉过敏,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而且比食物过敏更难以避免。
③避免过敏,理想的做法是找出过敏源,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接触。花粉树粉和尘螨是春季常见过敏源,对此过敏的人就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对花粉过敏的人,花粉浓度高的时候避免在户外停留太久,在户外时戴上口罩;在家关闭门窗并开启空调。回家后及时淋浴并更换衣物、鞋子。浴后尽快涂药膏.涂药后过一小会儿再加涂润肤霜,日常要注意皮肤保温。如果花粉引起喷嚏、鼻塞、流鼻涕.可用适当比例的盐水冲洗鼻子。如果对尘螨过敏,太长时间不用的空调首次开名之前要注意清洗过滤网,以防螨虫从出风口飘散出来。衣物及床上用品清洗后使用烘衣机干燥而不是悬挂在外:注意床垫、床底、被子、枕头、沙发、地毯、窗帘、毛绒玩具等所有容易积尘的地方定期吸尘清洁。最好选用纯棉高支床上用品或专门的防螨床上用品。
④以上方法仅适甩于预防和轻微症状者,如果过敏症状较为严重,请及时就医。
从说明对象来看,这是一篇说明文,采用了顺序。 (2分)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
第②段加点的词语“多”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2分)
请你依据全文内容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