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材料二: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苏州重点整治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届时,对行人闯红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多人同时闯红灯的,将重点处罚“带头大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人们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早该受到责罚了。请你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列出认同这种主张的理由。
材料一:……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
…… 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2005 年3 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 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发表30 周年)
材料二:为给赠台熊猫取乳名,数亿海内外炎黄子孙积极参与,“团团”“圆圆”这个既有中华传统文化意味,又蕴含着两岸人民美好愿望的乳名,在春节联欢晚会这个特殊的时刻,以1亿多观众的支持从7万多个备选乳名中“胜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3 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三十年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作了哪些努力?(不同角度)( 3分)
(4)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已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该减排目标远高于美国白宫在前一天所提出的“17%”的减排承诺。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哪一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我国政府的做法。
(3)结合国情,谈谈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4分)
(4)追求“低碳”生活方式,你将改变哪些生活细节?
《半月谈》杂志曾登载了题为:“关注农村辍学风”的文章。文章说,近年,农村辍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如湖北省石首市,仅2005年初,乡镇小学失学人数800多,乡镇初中失学人数达1700多人,加上历年流失的学生,数量已占学生总数的9%以上,不少的农民反映,现在农村很难看到高中生了……
(1)联系现实生活,请你分析一下,农村“辍学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为杜绝农村辍学现象,你有哪些良好的建议?
(3)例举一部保障青少年受教育权的法律。
中学生谈恋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某校九年级学生李菲、王刚(化名)相互欣赏,共同进步……最终发展到以爱相诉,共同落后的地步。李菲及时将自己的烦恼告诉了妈妈,并请求妈妈帮助。妈妈笑一笑说:“这很好办”。在妈妈的安排下,李菲约王刚见了妈妈,通过沟通之后,李菲的妈妈对王刚说:“感谢你们心中有爱,因为爱世界才美丽。爱是没有错的,只是你们爱的不是时候……”在妈妈的理解和真诚说服下,李菲和王刚又回到了正常交往的男女同学之中。
(1)“爱是没有错的,只是你们爱的不是时候”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值得深思的东西?
(2)你认为异性之间应该怎样交往?
2008年1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杨怀保,男,中共预备党员,湘潭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2007级研究生,“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和“陕西省十大孝子”。他从12岁便开始操持家务。大学一年级,他先后把一家人接到自己身边照顾,一边刻苦读书,一边靠多份兼职赚钱给父母治病和供弟弟上学,用孝心和责任撑起了整个家庭。
(1)在杨怀保的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良好品质?
(2)以杨怀保为榜样,你打算今后应如何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