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路人到底扶不扶的话题成为了公众谈论的焦点话题,其中绝大多数人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问题成了时下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就此表达了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扶不扶”这道让国人纠结的选择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末发生在江苏南京的“彭宇案”:扶跌倒老太反被对方一口咬定是“肇事者”。之后相继有“厦门版彭宇案”、“温州版彭宇案”、“天津版彭宇案”等鲜活事例不断颠覆“好人有好报”的传统观念。2013年年末,“河源版彭宇”的悲剧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广东河源东源县男子吴伟青扶老人反被诬,最终投塘自尽以证清白。扶起老人反被讹的事件频频发生,有网友甚至撰写了“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段子以嘲讽无奈的现实。
(1)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谈谈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危险和邪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实践探究题。
下图是十八中初三某班的黑板报《时政专题》的一张插图:
(1)【我参与】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实力、有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实现怎样的既定目标?
(2)【我畅想】在人民网“寄语十八大代表”留言板,网友表达了对2020年美好祝愿和期待,你能描绘一下未来美好社会的想象吗?
(3)【我努力】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作为一名初三学生你能为实现美好的未来做出怎样的努力呢?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今天的互联网给这个时代、给社会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冲击,人人不可小视。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要实现新跨越、实现大繁荣,核心还是要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媒体。人们判断主流媒体,说一千道一万,归纳起来标准只有三条:第一,拥有受众;第二,有效传播;第三,必须有主流价值。前两条毫无疑问地互联网早已具备,关键是我们的主流价值在哪里,主流价值是什么,起码是公信力、是可信度,是对社会的引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导向、真实和特色。
(1)这一核心主流价值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核心主流价值?
(3)请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解决网络媒体出现的上述问题。
实践探究题
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提出,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广大未成年人中长期开展“知荣耻、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根据这一精神,我校迅速启动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入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并列举学生中两例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2)一个有道德的中学生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
(3)我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班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分析说明题 (10分)
材料一:李平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踩上了香蕉皮,摔了一跤。旁边的同学马上过来搀扶他。
材料二:李平以后在吃水果时,总是想到踩上香蕉皮摔跤的事。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乱扔果皮、垃圾了,而是放在垃圾桶里。
材料三:每每想起自己摔跤时同学们关心的情景,李平就特别感动。渐渐地,他也变得爱关心、帮助别人起来。他为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和文艺委员一道出黑板报,还主动承担了班级里自行车排放管理的任务。
材料四:同学们发现李平变了,变得精神饱满,变得快乐幸福,变得自信乐观起来,学习成绩也更出色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列所提供的观点,先选择,后回答问题:
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请填序号,1分)李平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他的内心一定经历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材料三、四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请填序号,1分)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一、三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请填序号,1分)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去落实这一观点?
七年级学生小军自称“天才”,结果每次考试总不理想,而且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小军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非常羡慕,由于父母的收入不高,经济条件有限,他就向同学借钱买了一双。许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小军觉得很有面子,有了自尊。同学王丽期中考试得到第一名,小军却到处传言说王丽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小军平常生活中总是和同学斤斤计较。班干部教育他时,他总是说:“走自己的路,随你们说吧!”
(1)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小军做法的错误之处。(至少找出三处错误,6分)
(2)假如你和小军是好朋友,你会运用七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哪些观点去劝说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