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32P标记的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下列结构以及化合物均有放射性的是
①脱氧核糖 ②核膜 ③细胞壁 ④线粒体基质 ⑤转运RNA ⑥叶绿体基质
A.②④⑤⑥ | B.①③⑥ |
C.①④⑤⑥ | D.②④⑤ |
右图是两种细胞增殖方式染色体行为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Pl、P2、Ml、M2 |
B.乙种方式Pl和Ml、P2和M2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 |
C.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 |
D.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进化 |
科研工作者对某种常见病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果:①同一地区发病率因环境因素的巨大变化而出现明显变化 ②同卵双胞胎的情况高度一致③在某些种族中发病率高④不表现明显的孟德尔遗传方式⑤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⑥迁徙人群与原住地人群的发病率存在差别。由此推断该病可能是
A.只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 | B.只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病 |
C.单基因和环境共同导致的遗传病 | D.多基因和环境共同导致的遗传病 |
疫苗家族中又增加了一种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是由病
原微生物中的—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是抗原 |
B.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作用 |
C.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的 |
D.接种后若再次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D.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体内能量之和 |
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珠(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A.9种 B. 12种 C.6种 D.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