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
(1)汉代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依据材料,说明董仲舒发展儒学的表现;并分析董仲舒的观点仍然属于儒家学说的原因。
(2)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康有为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康有为编撰《孔子改制考》的目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辛亥革命使共和国从此深入人心,此话不错亦非虚,但这次革命也仅仅是开启了共和之门,迈出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就以孙中山自己为例,他对五权宪法的创建寄予很高期望,曾经明确揭示:“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原,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但是,对于这个理念懂之者不多,应之者甚少,连孙中山自己也还缺乏相关的架构设计。直到1920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并就任非常大总统之后,孙中山才逐步把五权宪法从抽象理念形成完整的国家体制框架。概括起来,无非是:以“权能分离”作为理论基础;“五权分立”具体化,成为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院政府的架构;进一步确定县一级实行选举、复决、罢官、创制等直接民权,每县选代表一人,组成国民大会代表全国人民行使政权,并授权中央政府行使治权。他认为,如此既可防止议会专制,又可杜绝政府腐败;既可实现直接民权,又可实现“万能政府”,堪称民权主义的完美境界。
——章开沅《辛亥百年反思:百年锐于千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所体现的原则。(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 “五权分立”思想形成的特点及原因。(9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重,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9分)
(2)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5分)近代旅游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诞生,这是旅游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旅游活动,旅游业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城市狭窄的生存空间、机器化生产的刻板时间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旅游活动受到青睐。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世界近代旅游业由此诞生。该旅行社多次组织了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业务迅速发展。19世纪末,旅游业已成为欧美各国经济中一个有影响的新兴产业。
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旅行社,尽管它的社会经济地位无足轻重,但它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旅游业。
继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国务院又决定分别自1999年和2000年开始把国庆节和劳动节的假日各延长至3日,我国旅游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2000年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体方针。
——据杜有珍《旅游概论》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技术、经济、社会心理三个方面概括近代旅游业诞生的背景。从经济的角度看,19世纪末欧美旅游业为什么会成为有影响的新兴产业?(9分)
(2)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旅游业的特点。(6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总体方针的有利条件。(10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让.莫内(1888--1979),法国政治家。16岁时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他的首次商务活动是巩固开发北美的酒业市场。一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北美地区,同传统保守的西欧各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北美地区,国际间商业贸易手续极为筒便,没有那一层又一层的关卡和繁杂高额的税收,莫内对此感受很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过长期观察、深刻的思考和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后,莫内毅然对法德政府提出了一个大胆建议:把法德两国的煤炭、钢铁资源置于一个超越国家的管理机构之下,对煤钢资源共同开发和使用,并且该机构也吸纳欧洲其他国家参加,这个建议就是著名的1950年5月9日《法国宣言》。该文件在西欧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他的努力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都先后建立了起来,后合称为欧洲共同体。莫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l988年,莫内离世,他被欧共体各国首脑授予“欧洲荣誉公民”称号,并被誉为“欧洲之父”。
——摘编自李世安《欧洲一体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内提出《法国宣言》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莫内的努力产生的影响。(7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