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 ,其影响因素是 。
(2)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请说明S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4)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选择填空)
A.H地即将迎来黎明 | B.长江流域出现汛期 |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 D.北京盛行西北风 |
填埋法是处理城市垃圾的常用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
(1)填埋法的主要优点是、,不足是。
(2)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填埋后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等可燃性气体必须排出,否则遇到明火可能爆炸。因此,垃圾填埋场要设置__。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下图A是“我国某地区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图B中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这种气候类型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广,跨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寒温带三个热量带;该气候类型夏季常会有暴雨,主要由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暴雨集中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容易引起________________现象。
分析该地气候与同纬度日本相比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下列哪些区域的气候与图中所示气候特点相符()
A东北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C南方丘陵地区
D西北地区 E西南地区
下图为“临太平洋某地气温与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判断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特征和成因。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符合该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地区()
A.地中海地区 | B.日本海附近 | C.加利福利亚地区 | D.智利沿海 |
简述该地12月22日的时候,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
据专家预测: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将面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双重压力。因此保护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加紧对“三河三湖”(海河、淮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四个湖泊,属于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之列的是()
(2)“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造成淮河水质严重变坏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三湖”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请你提出几条治理这一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气候资料: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材料五:太湖湖体主要污染指标(表格)及水质状况(下图)
湖区 |
总磷 (mg/L) |
总氮 (mg/L) |
叶绿素a |
营养状 态指数 |
(mg/L) |
||||
梅梁湖 |
0.106 |
4.66 |
0.038 |
65 |
西部沿岸区 |
0.101 |
3.77 |
0.049 |
65 |
东部沿岸区 |
0.047 |
1.68 |
0.017 |
55 |
湖心区 |
0.064 |
2.18 |
0.027 |
60 |
全湖平均 |
0.077 |
2.86 |
0.032 |
62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 ,根据材料五,衡量蓝藻大规模暴发的重要指标是 。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4)赤潮会引发鱼类中毒、阻碍太阳辐射、消耗水中氧气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请提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