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49.0 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min后,升高温度能使![]() |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 |
C.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0.075 mol·L-1•min-1 |
从结构上分析,有一种物质不同于其他三种,该物质是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 △H=" —1367.0kJ/mol" (△H代表乙醇的燃烧热) |
B.HCl (aq)+NaOH(aq)=NaCl(aq)+H2O(1) △H=—57.3kJ/mol(△H代表中和热) |
C.2H2O(g)=2H2(g)+O2(g) ΔH=+483.6 kJ/mol (反应热) |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反应热) |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
Y |
Z |
|
A |
NaOH溶液 |
Al(OH)3 |
稀硫酸 |
B |
KOH溶液 |
SiO2 |
浓盐酸 |
C |
O2 |
N2 |
H2 |
D |
FeCl3溶液 |
Cu |
浓硝酸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 |
B.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收集气体。 |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
甲、乙、丙、丁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丁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乙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丙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 |
B.甲与丁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0 |
C.氢氧化物碱性:乙>丙 |
D.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均是共价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