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B.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
[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甲文第二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答:
乙文第一段衍生出一个现在常常使用的成语是:
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你以什么为乐?淡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拼。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上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作家____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作者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哀伤。 |
B.作者为父亲“不使学”而哀伤。 |
C.作者为乡人“宾客其父”这种推波助澜的行为而哀伤。 |
D.作者为方仲永不好好学习还在乡邻面前炫耀自己而哀伤。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①,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②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③。性勤于稼穑④,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节选《后汉书·光武帝纪》)
【注释】①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②高祖:即西汉开国皇帝刘邦③隆准:高鼻梁④稼穑(sè):泛指农业生产⑤天凤:王莽“新”朝年号(公元14—19年).解释划线的词语:
(1)而兄伯升好侠养士()(2)乃之长安().翻译句子,注意划线的字:
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刘秀的哥哥“非笑(非议嘲笑)”刘秀的根本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上文从 、、等方面介绍了刘秀,让读者了解到他的皇族血统、不幸童年、性格爱好和学习成长经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上面两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之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醉翁亭”等景物。(2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曲突徙薪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③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④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⑤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⑥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⑦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①过:拜访。②突:烟囱。 ③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④嘿然:不说话的样子。⑤录:邀请。⑥乡:通“向”,先前的意思。⑦寤:醒悟,觉悟。.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今论功而请宾()(2)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下列对文中画线句“余各以功次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其余的人认为有功依次坐着。 |
B.其余的人因为有功劳坐在其次。 |
C.其余的人按照功劳大小依次就座。 |
D.其余的人凭着功劳大小一次坐好。 |
.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是;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用文中词句回答)
. “人谓主人曰”的这番话是为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文出自(人名)编订的《》(书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划线词语的含义。
皆以美于徐公.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邹忌接借亲生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
B.第②段写齐王纳谏并发令悬赏求谏。 |
C.第③段写齐王纳谏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D.邹忌言语直白泼辣,齐王虚心善思。 |